2019-01-10
膠片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如今民用膠片已經基本沒了市場,只剩下零星的幾個小廠堅持著攝影愛好者的最后懷念,而且價格逐漸走高,有發展成奢侈品的趨勢。而與之相對應的醫用膠片市場卻迎來了大發展時期,各膠片巨頭都把目標集中在醫用膠片領域,而作為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國,無疑也是醫用膠片市場最大的國度,一直以來中國的醫用膠片市場被列強牢牢把控,價格水漲船高,國民看病拍片的成本是國外的數倍。為了改變這一現象,國產膠片品牌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發展到今天醫用膠片市場中國產膠片已經有了一席之地,但是轉眼間醫用膠片又面臨云膠片的挑戰,不遠的將來信息化智能化的云膠片必將占領國內醫用膠片的大片領土,國產醫用膠片經過漫長發展終于進入成長期的時候又將在大形勢下走向衰亡,目前云膠片任然在優化和嘗試階段,云膠片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替代,還涉及到患者隱私安全、診斷依據的公平公正公開性、以及圍繞醫用膠片而形成的巨大生態鏈。
這幾項問題中要解決患者隱私安全問題和公平公正公開性的診斷依據問題是一個矛盾體,一方面要保護患者的隱私就決定了患者拍的片子不能公開、另一方面不公開患者的片子單靠電子云膠片當出現醫患糾紛時,云膠片就無法作為診斷依據(云膠片依賴存取技術,而存取的權限完全在醫院方,換句話說院方完全可以偽造患者診斷依據更換患者原本的拍攝數據)這一矛盾是阻礙云膠片發展的一道坎,而要解決這一矛盾,對技術的要求、對硬件設備的要求就會使部分小的企業望而卻步。小編認為要解決這一矛盾要涉及兩方面技術,其一為當下炒的極火的區塊鏈技術,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數據存取的公平公正公開性,區塊鏈范圍內的個體都將作為存儲數據的設備,假設院方想更改存儲數據就必須更改作為個體的所有數據,一旦進入這一體系的個體增多,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的技術則為密碼技術,所有個體都能獲得存儲數據但是必須通過密碼才能查看指定的存儲數據,這樣就解決了隱私問題。
其實技術的問題肯定能夠解決,作為小白的小編都能想到,那么專業大師們肯定有更加完美的解決方案,而云膠片最后一個障礙卻很難解決。醫用膠片在中國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根深蒂固的利益生態鏈,膠片生產廠家、膠片各級代理商、醫院各收益人.....各種角色不一而足,另一方面患者愿意為實體的膠片買單(這是歷史慣性決定的)但是卻很少有愿意為一圈數字一個二維碼買單的,或者減少額度的話有一定可能買單,這就決定了這一利益從根源上就沒有了支撐。
從膠片廠家考慮云膠片廣泛使用那么自己生產的膠片就沒有了出路,膠片賣不掉工廠就不能繼續了,要么轉型要么生產別的,對廠家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損失,甚至因此倒閉的廠家會不計其數。
從醫用膠片代理、經銷商來說,云膠片無實體很難按照原先的具體數額獲得利益,另一方面患者不愿意花原來的錢購買電子膠片,各層代理的利潤必然受損,他們肯定不希望云膠片替代。
從醫院來說,云膠片面臨更多的風險則是安全問題,虛擬的數據庫面臨的是整個世界,可能身在美國或者遠在天邊的黑客的一個不開心就可能使得系統崩潰,由此可能造成醫院整體癱瘓或者不知覺間的誤診,當然還有部分人的利益必然受損。
云膠片要在這樣一個舉世皆敵的環境中生長壯大無疑是艱難的,它只能指望政策支持,指望國家援助。
而現在實行的兩票制、一票制、招投標等等醫療行業的變革無意或者有意的在壓縮這條巨大的利益鏈的生長空間,在不斷“破壞”這條生態鏈的發展,廠家直供醫院、或者最多經過一個經銷商供貨到醫院,無疑讓很多中間商從這條利益鏈中踢出去,不斷減小這個圈的范圍,當最終形成廠家――醫院或廠家――大經銷商――醫院的小型生態圈時,要么廠家改變利用云膠片技術,要么大經銷商改變利用云膠片技術剔除廠家成本,最終完成云膠片完全替代實體膠片。